「標本也是延續生命價值的方式,我覺得自己有能力重現牠們神韻,讓大家看見這隻動物曾經燦爛走過一生。」—— 陳耀華
某天滑臉書,看到耀華寫:「畫畫和標本是他堅持十多年的興趣」,我回頭看了他的年紀,發現這小子才22歲,這勾起我的好奇心。
耀華說,他小時候最喜歡看爸爸買的昆蟲書,翻到最後都會發現作者是昆蟲系畢業,那時候他就決定自己要讀昆蟲系、長大要當昆蟲學家,立下這個志願時,他還只是個10歲左右的孩子,然後他用十年努力,讓自己美夢成真。
採訪時,他時常擔心自己的說法會不會傷害到人、會不會讓家人感到丟臉,有時候他會告訴我,自己的標本還有進步空間,實在擔不起這樣的報導篇幅⋯⋯
但我想說,真正吸引我寫下他的故事,不是那些標本有多麼精良,而是在他的標本上看見累積十年的堅持與努力,還有不放棄的精神👏🏻
👉〈借屍還魂1〉他上課不讀書 長大成校園愛屍人
http://bit.ly/2YZNbsy
👉〈借屍還魂2〉教室抽屜偷養蠍子 他成特生中心傳奇
http://bit.ly/2YZNeEK
👉〈借屍還魂3〉小鮮肉愛聞屍 這種鳥居然有狗味
http://bit.ly/2YZAEFc